
关于中秋的作文6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的作文600字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晨起来,空气十分清爽,几天来的闷热没有了。走出户外,原来是夜间下了场小雨,心情顿感舒畅了许多,眼看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方想起明天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思念的节日。仰头看看天空,云色暮暮,阴沉昏暗,刚才的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自古中秋多忧人,我可以算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亲”为何人?何事?自己也不清楚,只是感到很沉闷。诸多人事都在头脑中出现,一时理不清头绪,这也许就是我的心结。
我的心结在于远方的峨眉山,在于月下的清荷,在于流失的时光,在于失去的人。想起峨眉山,就想起了峨眉山月,今年我是无法看到了。唐代李白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峨眉山月,皎洁明亮,透彻明晰,给人心灵以纯净,你似乎可以看到吴刚的坚守,嫦娥的寂寞,玉兔的纯白,给人以更多的思念。月光下菡萏娇艳,清水涟涟,月下清荷使人心旷神怡。我曾梦到过“月下清荷”是一个美丽清纯的姑娘,与她在一起可以荡涤人心中的任何杂念,忘记尘世诸多烦恼,使人心处于至净至爱之中。
我突然想起了“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和“月下清荷”是一样的境界。在我心里上善流于平阳的汾水,清荷立于天府的峨眉,山水相映,浑然一体,于人真是世间绝配,于事好一个纯净的去处。
诸多思念,诸多遗憾,诸多人事,事过境迁。于我心中刻下道道伤痕,伤痕在这中秋之时愈发疼痛。我为流失的时光而憾,为逝去的亲人而悲,为离散的知己而念。我一直就是个多愁善感者,这中秋之时,遗憾、悲伤、思念交汇在一起,使我更加忧郁。忽然一阵秋风吹过,迎面而来,没有带走我的愁绪,却勾起了我更多的思念,我的“月下清荷”是否也在思念之中。
秋风倩你把我的思念带给峨眉山月,带给月下清荷,传达我对她的思念。
中秋的作文600字 篇2
淡淡的月光,如同披着一层轻纱,在宇宙星际中飘渺着,却没有离开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当它运动到夹在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在这个时间,月亮是最圆的,最亮的一颗卫星。
农历八月十五夜,月亮正处于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国一个悠久的文化。
在中秋节之夜,我们不忘欣赏月色之美,在淡淡的月光下,品尝着鲜美的月饼,这可真是一件乐事,当我们快乐时,那颗在遥远而孤独的卫星,在神话中,是仙子嫦娥的住处,泠泠的寒宫中,只有嫦娥一人独守着,过着一个不寻常的中秋节,陪伴着它的,只有寂寞。她,没有羡慕任何人,却被人们眷恋着,写了不知多少有关她的凄美神话。
中秋节之夜,更不会忘记点灯笼,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在我的心中,纸灯笼是最具有亲切感的,它仿佛是我们的亲人。在点燃它的时刻,就陪伴着我们,把光亮奉献给我们,被黑暗的角落留下了它的光影。如今,这种具有亲切感的纸灯笼,却被高科技的音乐灯笼取代。纸灯笼的确比不上如此华丽的音乐灯笼,但纸灯笼才是中秋节之夜最好的象征,而音乐灯笼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一件玩具罢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灯笼。是否想过,曾经,纸灯笼,是它,在中秋节之夜陪伴着我们,如今,难道是我们把它给遗弃了吗?真的,真的是这样吗?那该是一个多悲哀的回答!
中秋节之夜,手里捧着月饼,在黯淡的月光下,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还能回到以前那个亲切的'中秋节,在亲人陪伴下,度过一个真正的中秋节!
一起欣赏美丽的月色,直到……
月,淡了,更暗了;夜,静了,更深了;就连天边那颗被遗忘的星星也躲进了云霄,它,睡了……
中秋的作文600字 篇3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梦晓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独守空房,望着那轮皎洁的月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李商隐心中的孤寂又有谁能理解。在这个花好月圆夜,本是有情人儿终眷属的时刻,李商隐却与他的宋华阳盈盈相望,脉脉不得语。
她是道观里一束温暖的阳光,不能爱,却偏偏相爱。道观的枷锁,锁不住年轻的心。她情愿化为红烛,一寸相思一寸灰。中秋的月儿啊,你可否把李商隐深深的思念之情捎给宋华阳,带去他的一份中秋祝福,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悯惘然。”只能独自唱着高歌,对明月寄托这满腹的心思。
独倚窗台,一个俊俏却又落寞的身影,紧闭双眼,嘴角有浅浅的笑意。宋华阳,你是否在梦中梦到了你的郎君。此时,中秋的月儿,散下轻盈的银纱,为这孤单地女子轻轻披上。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乡思不上最高楼。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孤零零地桂花树下,孤零零地圆月陪伴着一个孤独的人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妈妈,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你们是否也在深深思念着你们的女儿。”琦君独倚桂树喃喃自语。多少个月圆之夜与亲人分隔两地,“爸爸,妈妈,你们身体可还好。”透过皎洁的月光可看到琦君脸颊帝那行晶莹的泪,虽然她曾坚信“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可又有谁敢说她眼角那颗晶莹的泪,不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呢?海峡两岸骨肉的分离,使她心灵倍受煎熬。“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地馕 。”每每中秋月圆之夜,她只能吟着这首诗在梦中与亲人相聚。
一年又一年的中秋月圆夜,独在异乡的人儿只能对着明月在梦中与他们的亲人团聚。这个中秋的月儿特别圆,大概他们都在梦中相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