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1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
(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
(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2教材简介:
《狐假虎威》(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是先秦时代的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百兽的,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如果老虎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老虎被蒙住了,听从了狐狸的话,和狐狸一前一后在森林里走了走,大大小小的野兽果然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什么本领。这个故事也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共有九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以狐狸和老虎的对话为主线,层层推进,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尤其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及其神态、动作的描写极具特色,如“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狐狸的狡诈与装腔作势,而“一愣”“被蒙住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写出了老虎被狡猾的狐狸蒙住了,不知不觉地上当受骗。本文学习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读懂故事内容并不难,难的是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托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诵读中结合语境与图画,在联系上下文中理解词句意思,并抓住课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通过分角色读好故事及演好故事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及寓意,明白“在生活中,不能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不能仗势欺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老虎是百兽之王,你们听说过老虎被狡猾的狐狸欺骗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故事,同时也是成语故事的《狐假虎威》。(板书课题,学生齊读课题)
2、学习生字。课题中的“假”和“威”是这一课要学习的生字,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假”和“威”这两个生字。
3、解题质疑。
(1)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狐”指的是狐狸;“虎”指的是老虎。那么,“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字典里“假”的意思是借用;“威”的意思是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里“假”是借用、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威势的意思)“狐假虎威”连起来是什么意思?(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板书:狐狸老虎借用威风)
(2)看到“狐假虎威”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是呀,狐狸为什么要假借老虎的威风?狐狸是怎样假借老虎威风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得到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来揭示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习“假”和“威”两个生字,并通过查字典正确理解“假”和“威”的意思。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又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为学习课文和理解寓意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和文中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清字形,想一想怎样记住生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找出文中能概括这个故事意思的一个句子,找到后用“﹏﹏”画出来。
2、认读生字。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卡片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3)出示生词。玩“开汽车”游戏,认读生词。
狐假虎威食物眼珠一转扯着嗓子违抗走一趟野猪纳闷老天爷
派我来受骗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借威风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课文中能概括这个故事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既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又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用卡片开火车和用多媒体课件玩“开汽车”的游戏不但检查了学生生 ……此处隐藏4481个字……/p>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动物,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说一说你们对这两个小动物的印象。板书“狐假虎威”说一说他们的读音和意思。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复习词语,读准字音
2、把词语带入课文,自读课文,看《狐假虎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老虎在森林里逮到了一只狐狸,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最后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激趣导入,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一说你从第一段知道了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二)精读2~6自然段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这只狐狸会怎么做呢?指名读2到6自然段,思考狐狸是怎么做的。(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
2、默读2~6自然段标出老虎和狐狸的话
3、同时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说话时的深情、动作
出示: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2、狐狸的眼珠子(学生:骨碌一转)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看。
3、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让你想到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把声音拉长)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学生读:你敢吃我?)
5、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齐读狐狸说的话。
6、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7、狐狸见老虎一愣,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狐狸说的话,看怎样突出狐狸的气势。
(三)精读7~8自然段
过渡:狡猾的狐狸带着一头雾水的老虎来到森林会是怎样的情景。观察图片,这幅图将的那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读一读
1、你们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个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3、请同学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4、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引读第八自然段)百兽们看见狐狸来了,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大小小的野兽吓的撒腿就跑。)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讨论:百兽是因为害怕狐狸吓跑的吗?百兽是因为害怕老虎才跑的,狐狸只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点明了本课的主题,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四、拓展说话训练
1、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谁能说一说你的收获。(提示:狐狸是有真本事吗?)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总结:我们应该向狐狸学习什么,不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五、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或家长听一听。
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6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
吾走皆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狐狸
凭借威风
教学反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但是对道理的理解老师要引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教学反思:学生的续写想象丰富。续写的很合理。
第三课时
诵读全文
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练习背诵课文。
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教学反思:学生的续写想象丰富。